揭秘|文物拟人动画《秘宝之国》遇争议,导演回复精彩爆料
从《刺客伍六七》到《秘宝之国》,从《两不疑》到《时光代理人》,二季度的B站国创区热闹非凡。不经意间,“国漫”旋风强势来袭,它不仅让观众开心,也让动画从业者们喜不自胜。
其中引人注目的,还属国内首部文物拟人动画《秘宝之国》,该动画由两点十分动漫和B站共同出品,由两点十分旗下漫画工作室制作。
两点十分在三渲二动画和三维动画制作领域在国内属于拔尖的水平,但却鲜有二维长篇动画制作经验。
当有一个做二维动画的机会摆在面前,即使缺乏动画制作经验,但基于对IP的喜爱和原本擅长二维作画的原因,两点十分旗下的漫画团队还是想要抓住机会,这一次是他们首次尝试制作二维动画。
动画播出后,在千万播放量和百万追番的成绩下,产生了大量关于题材、世界观、剧情、立意、人设、隐喻等各方面的讨论。
“编剧立意很深”“设定很特别”“题材真棒”,很多人喜欢动画的风格,但同时也有一些关于动画的争议产生,比如“冷面钟子信太爱碎碎念”“叙事节奏有点平”“制作瑕疵”等等。有争议是好事,就怕籍籍无名播完,归来仍是“素人”。
近日,《秘宝之国》导演兼编剧闵寻对动画面临的争议作出回复,在知乎上做了一场线上答疑交流。小编整理了部分内容,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对嗑剧有所帮助。
以下内容以闵导自述为主:
关于创作理念
“想让观众看到更不一样的文物拟人番剧”
最初的灵感就是团队小伙伴提出的单纯的文物拟人,大家都觉得不错,就慢慢做了延伸,整个创作过程中设定和世界观都是慢慢不断完善丰富的。
这个题材最初我个人判断有三种写法:
① 类似博物馆奇妙夜那种可可爱爱Q版角色嘻嘻哈哈的泡面番。
② 正儿八经围绕文物讲讲它的前世今生,严肃正式的治愈向故事。
这两类客观上,讲历史的话肯定是讲不过专业人士的,而且也已经有「国家宝藏」之类的优秀节目了,动漫没必要再来掺合一下。
主观上讲做上面两类我会觉得挺无聊,虽然没啥风险但也不太可能搞出点花样,最初和B站聊的也是做泡面番。
但考虑再三,决定经费允许的情况下还是升级成番剧,确实是尽可能想让观众看到更不一样的文物拟人番剧。
综上,作为一个有冒险精神的作者我还是选择了第 ③ 条路——
完全架空世界观,围绕拟人后的文物,也就是秘灵,以修复师的视角来讲关于她们所生活的世界,她们之间的冒险故事。
选择做这一类就已经做好了故事会被喷的心理准备,因为特别容易被说成套文物的皮讲别的。
为了避免这一点,有些点是必须要平衡的,故事还是要做的冒险风但必须围绕文物自身特质所折射出的主题来做才行,在这一点上可以说花了非常大的气力。
关于题材创新
“创新就意味着冒险”
创新就意味着冒险,但面对这么特别的题材,总觉得不尝试点新东西就太可惜了。
其实之前也有做过其他的故事架构,比如有一个故事版本是跟现实结合更紧密,一夜之间整个世界所有的文物都消失了,没有人知道在哪里,主角们就需要去探寻事情真相。
还比如虚拟博物馆的创意,所有文物都会被复制一份虚拟的文物然后上传,做成博物馆奇妙夜一样的故事。
总之最后选择了现在这个有挑战的故事方向。
关于泡面番 → 长篇二维番
“亲自选择了一条更艰辛的创作道路”
也有粉丝“考古”发现,「秘宝之国」最开始的规划是泡面番,后来才改成做长篇番剧。
用泡面番的钱,做一部正式番剧,不论是周期还是费用限制,主创团队都面临着对原有创意和规划的大范围改动和删减。
基于这样的初衷,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也确实让制作团队,包括我自己吃了一些苦头(笑),因为你亲自选择了一条更艰辛的创作道路。
最近,各种声音的出现,让团队开始重新审视这部动画。最早的时候,团队只是想升级,但因为周期、经费的原因,能升级到什么程度,谁都没有底。
如今看到的版本,就是这部作品升级后的其中一个程度,总觉得,如果时间周期更充裕,单集时长更规划更合理,肯定会比现在更好。
关于故事节奏
“对擅长的燃向风格做了大量调试后,形成的平缓节奏”
文物自带流量,同时如果处理的特别追求流量肯定会被骂的更厉害,也会有一些不能无视的政策风险,可以说这个题材确实是一把双刃剑。
虽然是冒险故事,但主观上我也不想处理的很燃,其实我自己是擅长做燃向故事的作者,可以说是刻意对自己擅长的叙事风格做了大量调试后,形成了现在比较平缓的节奏,甚至有些偏意识流的叙事风格。
希望整个观影感受会更像观众真的在观察并修复一件文物的体验感。
叙事上还有一点希望处理的更偏舞台剧一点……主观感觉会比较有趣。
关于时长规划
“假设一集是20分钟左右,节奏上会处理得更好”
由于单集时长的限制,很多剧情和冲突没有时间和成本交代清楚,整体就会弱化动画里的剧情冲突,没有那么强的对立关系。
单集时长10分钟左右,周更一集,这样的节奏比较难保障故事的完整性。
不论是一集侦破“一个案子”的悬疑解谜类故事,还是需要靠给角色设置大量“困难”“动作”的冒险类故事。
对于我们来说,以十分钟为单元的规划,操作起来都比较为难,体验感也会下降。
假设一集是20分钟左右,节奏上会处理得更好,大家现在觉得某些地方奇怪,跟时间也有很大关系。但这也不单纯是时间问题,确实我们在整个项目规划上有一些问题。
项目进行到这里,应该去接受观众指出的客观问题,但也希望大家能够慢慢去发现动画的亮点。
每部作品都有自己的底色,比如并不是第一集就必须完全看懂,会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又因为我们的剧节奏慢一些,所以可能需要观众有一些耐心,求轻拍,哈哈!
关于角色塑造
“把其中的一种性格特质挖掘到极致”
动画中,男主钟子信是动不动就逼逼叨且冷静的角色,有的观众会说他像唐僧或博物馆讲解员,哈哈,居然被get到了,这其实就是我们的设计初衷。
还包括他为什么会经常坐着?因为他的角色是修复师,我们既然不是打斗漫,那就干脆让他多坐一会。
哪有修复师天天到处打架战斗的,没有给他设置这样的热血性格。包括他说话也没有起伏,也是因为他失忆了。
任何一个角色塑造,我们要做的其实把他其中的一种性格特质挖掘到极致,尤其是在动漫里,角色的某一性格特质不断的放大。
通常是在配角身上,但这次我们是用在了主角身上,让他的性格更极端一点,处于这样的一种状态。
还比如我们对李白和心莲两个角色的塑造,关于“活在别人的梦里”与“找寻真正的自我”的关系,都是在塑造角色时暗藏的隐喻。
评论区看到有人解读李白,很高兴有观众能读懂动画,还是高赞,哈哈~
关于风格化创作
“这是一部需要时间去理解的动画”
不论是世界观构建,还是角色设置、主线剧情的发展甚至制作团队,「秘宝之国」都是一部实验性作品。
不做千篇一律的动画角色,只能说,这是一部需要时间理解的动画,这是一个有趣的动画创作过程。无论动画本身成败与否,在创作方向上,两点十分的制作团队,坚持做了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情。
不论是身为观众还是从业者,其实都可以对动漫从业者多一点耐心。据了解,官方还拍摄了一些动画制作花絮,将于近日分享给大家。希望能让大家了解更多身为动画创作者们的内心世界,他们的骄傲,他们的顾虑,他们的星星和光。